金弘明教授課題組近日在國際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中科院一區,IF:14.7)發表題為“Diversity-oriented synthesis of stereodefined tetrasubstituted alkenes via a modular alkyne gem-addition strategy”和“Expedient access to bora-butenolide bioisosteres by counteranion-mediated trans-hydroboration of alkynes”的研究性論文。
天然礦物藥作為中藥資源的重要組成,在傳統醫學中具有獨特的應用價值。然而這類藥物多以無機化合物形式存在,存在生物利用度較低、化學修飾困難、標記追蹤受限等問題,這些特性制約了對其主要活性元素的藥效機制和藥理作用的深入研究。金弘明科研團隊基于傳統礦物藥在抗菌和抗腫瘤領域的顯著療效,開發礦物活性元素有機化修飾策略,設計構筑含硒、含硼類新型分子骨架,探索礦物藥有機態研究的新范式。
富硒中藥材因硒元素獨特的化學和生理活性,在抗腫瘤、抗氧化等方面展現出顯著優勢。金弘明教授團隊聯合沈旭教授團隊通過設計開發一種硒炔協二加成策略,成功構筑了一系列結構新穎的含硒四取代烯烴化合物,通過系統的體外和體內抗腫瘤活性評價,證明了硒元素的引入可顯著提升原先藥物的抗腫瘤活性并降低對正常細胞的毒性。
我校21級碩士研究生狄煊、覃雅麗、醫學院李文珺老師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金弘明教授為最后通訊作者。南京中醫藥大學為第一通訊單位。
原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6184-3
硼砂作為一種中藥材具有抗菌、消炎和抗腫瘤的功效。此外硼元素在硼中子俘獲治療中也發揮重要作用。金弘明教授團隊通過發展炔烴反式硼氫化策略,高效構建了一類丁烯酸內脂的含硼生物電子等排體,通過對原先生物活性分子中羰基的電子等排替換,為含硼藥物分子的設計開發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校24級博士研究生劉元文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金弘明教授為最后通訊作者。南京中醫藥大學為第一通訊單位。
原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60052-5